![]() |
Released |
不知道你注意到专辑封套文本的最后的几个小字没有:No Synthesisers!也就是说所有音乐全是乐手真正演奏出来的东西,而不象QUEEN在80年代的作品那样加入电子成分,所以我一直很奇怪专辑里如此丰富的音效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专辑的音乐成分既有类似乐队头三张专辑中的重金属/硬摇滚成分,例如Death On Two Legs,Sweet Lady等,有如39这样的民谣作品,有Seaside Rendezvous这样爵士味很浓的小品,也有摇滚歌剧的超级大作如The Prophet's Song和Bohemian Rhapsody。整张专辑音乐成分非常丰富,但总体给人的感觉却仍是非常摇滚,一点也不疲软。这也正是我一直比较喜欢QUEEN这支并不纯粹的金属乐队的原因,轻而不软,柔而不媚。这要归功于Brian May结实的吉他节奏、John Deacon浑厚的贝司和Roger Tyler沉重的底鼓。至于Freddie Mercury,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但他坚韧的嗓音也非常耐听(如果你还记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题歌Bacelona,那你就应该记得Freddie Mercury那高亢的声线)。专辑中不同声部的伴唱随处可拾,歌剧手法的运用已达登峰造极。由于人声是最难控制的,所以专辑在录制时花掉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有报道称这是摇滚乐史上制作费用最高的一张专辑,倘若不是唱片公司的鼎立支持,对于当时QUEEN这样一支尚未成为顶尖乐队的新军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最终是物有所值,这张摇滚史上最贵的专辑同样也是摇滚史上最精致的专辑,而我也是在聆听多次后才逐渐领悟到这点。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慢慢就听出了那种空间感,所有的人声合唱和乐器的定位都非常讲究,很有现场听歌剧的感觉,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隐或现,绝不单调。这些在那首经典的Bohemian Rhapsody中听的最为清楚,从开头的浅唱到中间的大段歌剧对唱到最后的重金属吉他,全曲概念完整行进连贯层次分明,完全挑不出毛病。这首多次登上排行榜的单曲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摇滚作品,也许只有LED ZEPPELIN的Stairway To Heaven能与之平起平坐,是属于那种不管你喜不喜欢,也得顶礼膜拜的经典:)。版权所有:偏执狂金属网 Meganoid 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