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974年,LED ZEPPELIN发行了长篇巨著Physical Graffitti,报刊撰稿人Nick Kent使用了“82分30秒的Heavy Metal”以形容这张专辑。从此,重金属音乐拥有了真正属于它的响亮的名字。尽管如此,在重金属音乐的发源地英国,重金属的发展状况却是多少有些令人尴尬——在70年代初叱咤重金属乐坛的三大乐队BLACK SABBATH、LED ZEPPELIN和DEEP PURPLE在70年代中期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BLACK SABBATH似乎失去了往昔的灵感,他们在Sabbath Bloody Sabbath之后的几张专辑Sabatage(1975)、Technical Ecasty(1976)和Never Say Die(1977)都远远没有达到他们前五张专辑的水平,而乐队成员更是沉浸在药物的诱惑中不能自拔;LED ZEPPELIN在整整休息了一年后,75年发行的专辑Physical Graffitti虽然大获成功,但随后主唱Robert Plant就出了车祸,使得乐队不得不又多休息了半年。76年春天LED ZEPPELIN发行了专辑Presence,但乐迷对于这张专辑的冷淡态度令乐队大失所望,而Plant的霉运似乎也还在继续,在乐队开始77年巡演后仅仅两个月,他的儿子又因病夭折了,结果使得LED ZEPPELIN彻底中断巡演,一时间LED ZEPPELIN前景暗淡;最令人失望+惋惜的还是DEEP PURPLe,由于Richie Blackmore独断专行的老大作风使得乐队在发行了专辑Stormbringer(1974)后便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后来Richie Blackmore自组RAINBOW乐队以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并发行了Ritchie Blackmore's Rainbow(1975)、Rainbow Rising(1976)等专辑,而失去Blackmore的DEEP PURPLE则很快为乐迷所遗忘。 在英国,走下坡路的重金属/硬摇滚乐队还不止这三支,FREE的散伙、TRAPEZE由于贝司手/主唱Glenn Hughes离队加入DEEP PURPLE而一蹶不振早已是7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而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URIAH HEEP这支杰出的前卫金属乐队在经过72到75年的黄金时期后,也开始逐渐没落,主唱David Byron更是在1977年离队。 当然,英国的重金属界也不完全是一片凄凉,象NAZARETH,这支来自苏格兰的杰出的重金属/硬摇滚乐队在70年代中期发行了几张非常精彩的专辑,如Loud 'n Proud(1974)、Hair Of The Dog(1975)、Close Enough For Rock N Roll(1976)等,它的成功一直延续到80年代。还有UFO,在原SCORPIONS(这支乐队留待下篇介绍)的吉他手Michael Schenker加入乐队后,先后发行了Phenomenon(1974)、Force It(1975)、Lights Out(1977)等叫好且叫座的出色专辑。 BUDGIE是另一支值得特别关注的乐队。实际上,BUDGIE在1971年就发行了乐队的首张专辑(有意思的是,乐队同样是选择了乐队的名字作为专辑名)。这张专辑和乐队随后的几张专辑Squawk(1972)、Never Turn Your Back on a Friend(1973)、In For The Kill(1974)中的音乐属于那种带有Blues特点但重型、含混的吉他riff贯穿其中的风格。而1975年优秀的鼓手Steve Williams加入乐队后,他的到来使得乐队的风格转变为非常直白的硬摇滚音乐并凭借1975年发行的专辑Bandolier乐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乐队随后发行的专辑If I Were Britannia, I'd Waive the Rules(1976)当时尽管由于里面的Funk色彩和过于轻柔而显得曲高和寡,但现在则成为了收藏家的宠儿。 另外一支不可不提到的乐队就是JUDAS PRIEST,尽管其首张专辑Rocka Rolla(1974)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尽如人意,但两年后乐队以他们富于创新精神的双吉他(K.K.Dowing和Glenn Tipton)五人阵容带着他们杰出的专辑The Sad Wings Of Destiny杀回重金属乐坛从而开始了他们20多年的音乐传奇。 如果我们的目光不仅仅限于重金属音乐的话,那么还有一支叫做QUEEN的乐队值得注意。这支乐队的首张专辑Queen(又是以乐队的名字作为专辑名)属于比较典型的硬摇滚/重金属风格,然而在随后的专辑Queen II、Sheer Heart Attack中则开始慢慢融入前卫摇滚、古典音乐及华丽摇滚风格,乐队的这种做法在他们75年的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这张专辑成为了摇滚乐历史上不朽的经典。后世的许多前卫金属乐队都承认从QUEEN的音乐中获益非浅。 在英格兰的近邻爱尔兰,由一位叫做Phil Lynott的黑人创建的THIN LIZZY则从另一个方面丰富了重金属/硬摇滚的音乐领域。THIN LIZZY同样采用了双主音吉他,但与JUDAS PRIEST不同的是,乐队灵魂人物Lynott更偏重于表现一种写实风格的诗歌色彩,他的演唱也融入了一些黑人灵歌的韵味。Thin Lizzy并不是一支重金属乐队,但它对重金属音乐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乐队75年的专辑Fighting和随后更加出色的专辑Jailbreak,还包括培养了如Gary Moore在内的一些吉他高手。75、76年正是Thin Lizzy的鼎盛时期。 然而,在这一时期我们还应关注的一个事实就是重金属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待下一章继续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