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英国新浪潮重金属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重金属的发展则显得有些沉闷,没有什么新兴的力量出现,只有VAN HALEN靠着Edward Van Halen精湛的吉他技艺在苦苦支撑着美国重金属的江山。然而,NWOBHM的火种却早已悄悄地但又是不可阻挡地影响着一些青年,而这些青年正是不久以后美国重金属乐的骨干力量! 1981年初,在美国的洛杉矶,有个名为Brian Slagel的重金属狂热分子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地下重金属乐队的演出现场中,一年之后,一张名为The New Heavy Metal Revue的重金属合集诞生了,这张合集中收录了包括METALLICA、RATT等一些当时尚处在地下阶段的重金属乐队的作品,标志着洛杉矶开始成为美国重金属音乐的中心。后来,这张合集被更名为Metal Massacre(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而Slagel自己办的唱片公司正是大名鼎鼎的Metal Blade。到了1983年,Metal Massacre合集的第二、三集中出现了更多的重金属乐队——其中最有名的当属SLAYER。同年,后来被称为“Big Four”的四支Thrash Metal劲旅METALLICA、SLAYER、MEGADETH和ANTHRAX先后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专辑,和其他乐队如EXODUS、BITCH、DEMON FLIGHT等的专辑一起,标志着一种新的重金属流派——Thrash Metal的诞生!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到了1984年,Thrash Metal的队伍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在扩张——DARK ANGEL、MASTER、METAL CHURCH、DEATH ANGEL、FATES WARNING、OMEN等乐队都发行了首张专辑或者在Metal Massacre系列合集中出现。 与此同时,同样是在美国,还出现了重金属的另一个流派,也就是被后人称作Hair Metal的流行金属。与Thrash Metal雷霆般的速度和对听觉生猛的冲击不同,Hair Metal继承的是KISS和AEROSMITH的衣钵,并吸收了一些成功的成人摇滚乐队如CHEAP TRICK、STYX等的流行元素,典型的乐手形象特征是紧身皮衣或网眼衣、眼影和唇膏、富于性暗示意味的舞台动作以及精心修饰的一头飘逸的长发,以一种性感偶像的形象出现,以吸引渴望叛逆的青少年。这类乐队早期的代表是MOTLEY CRUE和RATT,84年又出现了日后堪称Hair Metal楷模的BON JOVI。在众多Hair Metal乐队中,也许W.A.S.P.是最特别的一支,与其他乐队青春性感偶像的形象不同,这支乐队是以一种邪恶的形象出现的,暴力、S/M、恐怖故事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而乐队的名字W.A.S.P.(We Are Sex Perverts的缩写)也为乐队的风格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解。 在这两大派系的势力范围之外,同样有很多相当出色的乐队,比如来自加拿大的前卫金属乐队VOIVOD、宣扬悲观论调的被美国厄运金属始祖的三驾马车SAINT VITUS、TROUBLE与THE OBSSESSED、风格介于Thrash Metal与Hair Metal之间的ARMORED SAINT、Oliva兄弟领衔的富于艺术气息的SAVATAGE、来自瑞士的地狱噪音制造者HELLHAMMER、来自美国本土却取了一个非美国化名字的前卫金属乐队QUEENSRYCHE、注重吉他表现的LIZZY BORDEN、坚持地下乐队本色的C.O.C.(是CORROSION OF CONFORMITY的缩写)、具有死亡金属雏形风格的POSSESSED,极度崇拜力量与魔法的钢铁战士MANOWAR、风格介乎Hardcore与Thrash Metal之间的Suicide Tendencies等等,这些乐队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重金属的内涵以及外延。 写到这里,或许已经使大家产生了一些误解,即此时的美国乐坛已是这些新进乐队主宰乐坛了了,然而实际上,不论是“Big Four”,还是MOTLEY CRUE或者BON JOVI,其唱片销量都不是很高,Thrash Metal的势力范围更是只局限在洛杉矶及其周边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乐队本身尚未成熟等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老一辈”的重金属乐队唱片销量实在太大,只给这些年轻的长发小子们留下了很小一块馅饼。这里必须要提的是VAN HALEN在1983年发行的专辑1984(有趣:P),在加入了大量的键盘和流行成分后,这张专辑终于让VAN HALEN数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专辑中的那首“Jump”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KISS的新专辑成绩也不错,Lick It Up成为了乐队自80年以来的首张白金唱片,不过吉他手Vinnie Vincent的离去再次令乐队陷入没有吉他手的窘境;还有两位女将——70年代THE RUNAWAYS的成员Lita Ford以及Joan Jett和她的BLACKHEART乐队都发行了自己的专辑,风格转向流行金属,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重金属领域中大有作为。 1983年,轰轰烈烈的NWOBHM运动已经到了晚期,尽管那时的作品在今天看来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乐队过多、歌迷认同度不够以及缺乏大的唱片公司的支持成为了NWOBHM的致命伤,很多乐队就此夭折或者只能以地下乐队的姿态默默无闻地继续存在,但已经很难再得到唱片公司的赏识。甚至连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JUDAS PRIEST也没有躲过这一劫,83年发行了专辑Defenders Of The Faith以后就偃旗息鼓开始闭门修养了。到了1983年底,NWOBHM浪潮基本结束,只有主唱更换为Bruce Dickinson的IRON MAIDEN从众多乐队中脱颖而出,从而开始了乐队20年的传奇生涯。SAXON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相当的商业成功,可惜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 然而,在NWOBHM运动从没落到结束的这段时期,英伦重金属阵营并不寂寞,因为那些大牌的重金属乐队大都借着NWOBHM的东风走上了自己的复兴之路:金属硬汉MOTORHEAD自不必说,它一直是重金属最忠诚的战士,尽管乐队陷入了与原唱片公司的合同纠葛以及乐手频频更换的困境,但在Lemmy的带领下,乐队通过大规模的巡演以及精选集No Remorse的发行证明了自己仍然是一支不可阻挡的伟大乐队;此外,围绕BLACK SABBATH、DEEP PURPLE和RAINBOW这几支老牌重金属乐队的人员调整也成为了这一时期英伦重金属界的焦点之一——先是BLACK SABBATH的第二任主唱Dio(他也曾是RAINBOW的主唱)离队以个人身份继续发展,发行了专辑Holy Driver(1983)和The Last In Line(1984),而后BLACK SABBATH找来了DEEP PURPLE历任主唱中最出色的Ian Gillan接替Dio的位置并发行了专辑Born Again(这张专辑可算是BLACK SABBATH自Sabbath Bloody Sabbath以后最出色的作品了),再后来的事情则令所有重金属乐迷兴奋——DEEP PURPLE以历史上的最强阵容重组了(重组时的阵容是:吉他Ritchie Blackmore、主唱Ian Gillan、贝司Roger Glover、键盘Jon Lord和鼓手Ian Paice),重组后的DEEP PURPLE发行了专辑Perfect Strangers(1984),这是一张相当精彩的专辑,也是重金属复兴之路的一个标志。WHITESNAKE也不甘寂寞,发行了专辑Slide It In,不过随后乐队的核心人物Coverdale(他也曾是DEEP PURPLE的主唱)就陷入了一些个人事务的纠葛中难以脱身,WHITESNAKE的音乐事业也随之停滞。 若要论到商业成绩,恐怕所有的重金属乐队们都要汗颜于来自NWOBHM运动的DEF LEPPARD了。之所以把DEF LEPPARD从众多NWOBHM乐队中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该乐队自83年的专辑Pyromania开始就走上了流行金属路线,气质已经和NWOBHM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过这张Pyromania取得的商业成绩确实是令人惊叹——全球销量超过千万张,成为了截至到1983年销量最大的重金属专辑。如果不是不凑巧撞到了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颤栗者)的话,天晓得这群纵火狂们点燃的这把重金属大火要烧到什么程度! 如果说这一时期重金属一直处在上升趋势的话,相信没有太多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但也有悲剧发生——1982年3月19日,Ozzy Osbourne乐队中才华横溢的吉他手Randy Rhoads不幸因飞机事故身亡,年仅26岁。作为新一代重金属吉他手的代表人物,Randy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充满灵性的吉他演奏令几乎所有重金属乐迷为之倾倒,但天妒英才,他过早地走完了生命的历程。后来,Jake E. Lee接替了Randy在Ozzy Osbourne乐队中的位置并于1983年发行了专辑Bark At The Moon,与Ozzy前面两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有所逊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