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这个时期,其他国家的重金属阵营也在迅速地扩张——美、英以外国家的重金属不再处于只有AC/DC和SCORPIONS的尴尬局面,在德国、瑞士甚至寒冷的瑞典和丹麦,都出现了出色的重金属乐队。 实际上,到此时才来讨论英美之外的重金属阵营已经有些迟了,因为欧洲地区重金属音乐的发展步幅几乎和美国相同,而其音乐则更具文化底蕴,这也与欧洲上千年的文明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对这一时期的欧洲重金属乐队作一介绍的话,那么我们首先要把目光放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早在1980年,一支名为MERCYFUL FATE的乐队就以其黑暗的音乐氛围和主唱King Diamond的独特唱腔得到了当时的地下重金属圈内人士的好评。1983年,乐队的首张正式专辑Melissa发行,这是一张可以载入重金属史册的专辑,King Diamond绝妙的真/假声交替的唱腔如同恶魔的歌剧,而两位吉他手Shermann和Denner默契的双吉他演奏更为专辑增添了一种华丽且庄严的效果。随后,乐队的第二张专辑Don't Break The Oath向世人宣告丹麦并不是只有童话故事,而MERCYFUL FATE也绝不是重金属天空中一瞬即逝的流星。尽管乐队此后因成员在音乐上的看法不和而解散,但King Diamond的个人乐队完全延续了乐队的风格,以致于我们甚至可以把MERCYFUL FATE和King Diamond视为一支乐队的两个名字。 差不多和MERCYFUL FATE同时出现的是来自瑞士的HELLHAMMER,他们的正式作品仅有一张EP(Metal Blade发行的Apocalyptic Raids),但当时地下发行的几盘样带,如Death Fiend、Triumph Of Death、Satanic Rites等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极端金属乐手——MAYHEM的鼓手把自己的名字定为Hellhammer的原因可能也正是如此。以上这些并不是HELLHAMMER的全部,因为它后来的名字更加辉煌——这就是伟大的CELTIC FROST。与Hellhammer相比,或许CELTIC FROST的音乐不够极端,但艺术性则要远远胜出,其中的先锋气质和创新精神同样带给后世的极端金属乐手们以巨大的影响。该乐队84年的首张专辑Morbid Tales中所涉猎的宗教以及幻想题材就已经使得乐队有别于一般的Thrash Metal乐队,而一年后的史诗般的To Mega Therion则达到了旁人几乎无法企及的高度。 同样在80年代初,在寒冷的瑞典,有个叫Quorthon(化名)的家伙组成了一支成员仅包括他自己的乐队,他用传说中以少女鲜血沐浴的女伯爵的名字来为乐队命名,这便是BATHORY。德国的极端金属厂牌Black Mark于84年发行了BATHORY的第一张正式专辑,尽管这张专辑的录音质量完全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但里面的音乐却是相当出色的——黑暗题材、邪恶的氛围以及干涩的失真音效使这张专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正是最早的黑金属音乐的气质。这张专辑可说是最早的具有黑金属风范的作品,也是当时最极端的重金属专辑。而BATHORY也凭借此专辑成为了瑞典乃至整个北欧地区极端金属乐的鼻祖,而Black Mark公司也从此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极端金属厂牌。 此外,在以瑞典为中心的北欧地区还出现了重金属音乐的另一个分支——新古典重金属(Neo-Classical),其中的代表是现在大名鼎鼎的Yngwie Malmsteen和EUROPE。Yngwie Malmsteen在1983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Rising Force不仅为他带来了商业上的优异成绩,更一举奠定了新古典重金属的基调,并使得Yngwie本人获得了最佳新人、最佳摇滚吉他手等众多荣誉;EUROPE在1983年也发行了乐队的首张专辑Europe,与乐队80年代末期著名的Final Countdown风格不同,这张专辑同样具有典型的Neo-Classical特点。不过随着乐队越来越借重英俊的主唱Joey Tempest的偶像效应,乐队也逐渐转变为一支流行金属乐队。 当美国的重金属音乐以洛杉矶为中心蓬勃发展的时候,德国重金属界也开始繁荣起来。象SCORPIONS和ACCEPT这样的主流风格的重金属乐队开始把它们的音乐作得更加商业化、更加易于接受,因而获得了更多乐迷的欢迎。象SCORPIONS的专辑Blackout(1982)和Love At First Sting(1984),虽然不如乐队以往的作品硬朗,但旋律性大大加强了,唱片销量也比过去好的多。更加令人兴奋的是一批相当出色的Thrash Metal乐队的“走到地上”——其中的佼佼者是DESTRUCTION、KREATOR和SODOM——这三支乐队都在1985年发行了自己的首张正式录音室作品。可以说,在当时的Thrash Metal界,德国乐队是唯一可以和美国乐队分庭抗礼的一个阵营。 最后再来说一说AC/DC,尽管这支乐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自己的家乡澳大利亚,但不管怎样,它也算是来自英美以外国度的乐队。受当时主流金属商业化风潮的影响,AC/DC也有意识的加强了商业成分,1983年发行了专辑Flick Of The Switch,但乐队的歌迷们不能接受乐队风格的这种变化,他们钟爱的是过去那个质朴的硬邦邦的AC/DC,因此这张专辑的命运可想而知,而鼓手Phil Rudd的离队更令乐队陷入了短时间的危机之中。直到1985年,在新鼓手Simon Wright的协助下,乐队才又振作精神发行了Fly On The Wall。尽管此张专辑仍然有很强的商业元素在其中,但此时由于MOTLEY CRUE等一批流行金属乐队已成气候,因此这张专辑的成绩也还不错。不管怎样,AC/DC在这一时期的表现实在是有些令人失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